媒体视角
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- 媒体视角 -- 正文

【济南日报】观澜 | 低空经济,需要从课堂启动“飞行测试”

作者:      编辑:       责任编辑:柳俊波      来源: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    发布日期:2025年03月14日    点击量:

        一架停放在校园宿舍楼前的无人机,收到外卖接单指令后迅速升空,沿着北斗网格码创建的空中网格路线,从校园飞向五公里外的取餐点,前后不超20分钟就成功取回,把冒着热气的奶茶送到学生手中……

  以上这一幕,发生在3月13日济南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的观摩现场——莱芜职业技术学院。由该校联合多家单位牵头的济南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成立,意味着一场由产教融合驱动的“飞行革命”,正在打开更辽阔的深空地带。


  毋庸置疑,“低空经济”正从科幻概念演变为现实生产力。低空经济的前景有多大?这个从开头一幕的“时间账”就能算出来。按照常规的外卖点餐,依靠外卖小哥配送,跑完整个路程至少需要40分钟,而通过无人机运送,耗时不到20分钟。其实,如果在交通拥堵的闹市区,无人机外卖的优越性会更加突出。再算算“经济账”,因为地面行驶路况复杂,红灯多、绕路多,电动车能耗明显比较大,而无人机则通过“两点一线”的直线飞行,只需要克服风阻和重力载荷,就能“丝滑”到达,能耗明显要低得多。

 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万亿级新赛道,其行业井喷式增长的背后,却面临“空中孤岛”困境:企业人才匮乏、院校实践脱节、政策难以落地。尤其在人才供给方面,据统计,我国低空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缺口已超百万,无人机驾驶员、空域管理师、数据运营官等新兴岗位需求年增速达40%。为了破解这一窘况,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“低空经济产业学院+管控服务中心+示范场景+岗位技能培训基地”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体系。得益于此,在2024届毕业生中,该校163人就职于低空经济产业链。这标志着学校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、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走在了前列。

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,论证了低空经济需要从课堂启动“飞行测试”的必要性,也论证了产教联合的现实必要性。根据既定方案,在济南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中,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产业载体,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导入市场需求,北斗伏羲等企业输出技术标准,而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则成为人才孵化与技术转化的枢纽。例如,学院建设的全国首个高职院校低空空域管控服务中心,不仅为无人机监管提供真实场景,更将企业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融入教学,让学生在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。这种“教育链—产业链—创新链”的闭环,本质上是构建一个自循环的产业生态圈,通过这样一个“政—校—企”铁三角组合,将低空经济从零散试点的“盆景”转变为系统发展的“风景”。

  让课堂遇见天空,以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为突破点,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,既是技术、产业与政策的角逐,更是人才培育体系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深层较量。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起飞的外卖无人机,其实是在测绘低空经济的未来轮廓,也是让低空经济长出“翅膀”,在飞行中与人才、产业、技术和治理形成气流共振的“实景测试”。肖明君

编辑:董婧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;党政办公室电话:0531—76267637  传真:0531—76268816;

招生就业处电话:0531-76267441 76268314 76267072

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5044317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9号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