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“最美教师”亓永顺-莱芜职业技术学院
媒体视角
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- 媒体视角 -- 正文

【济南广电】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喜迎第40个教师节 | “最美教师”亓永顺

作者:      编辑:       责任编辑:柳俊波      来源:泉眼客户端 天下泉城客户端     发布日期:2024年09月08日    点击量:
泉眼客户端   天下泉城客户端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喜迎第40个教师节 | “最美教师”亓永顺
       



亓永顺,男,汉族,1973年2月出生,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。他默默耕耘体育教学工作二十九载,勤勤恳恳、潜心钻研、严谨治学,以踏实勤奋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奉献在教学一线。他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从事体育教学、科研及学生管理等工作,是副教授,体育教研室主任,北京体育大学访问学者,足球国家一级裁判员,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。他先后荣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、院优秀教师、院骨干教师、院教学能手、院优秀班主任、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师、市级优秀教练员、优秀裁判员等荣誉称号。他是每天用脚步丈量操场的长度与宽度,用声音传递力量和速度,用体温判定四季交替的一名有活力的体育教师。他的课堂就是运动场,他的考试就是赛场,他的品质就是拼搏,他的追求就是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、更团结!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为主要着力点,完善“教会、勤练、常赛”三位一体育人体系,达到“体育赋能,推动体育教学提质增效”的目的,助力打造“无体育不青春”的莱职育人特色品牌。


图片        

立德树人,以体为先育人铸魂

在体育教学中,他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全面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”,“五育并举”,“三全育人”的教育方针与理念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,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各类体育竞赛中,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元素,特别是红色文化、党史文化、爱国主义精神、中华体育精神等,做到体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,巧妙融合,自然融合,让学生在体育思政教育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、在体育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,开创了在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党建引领无处不在、思政元素始终相随的良好发展局面。他被评为“课程思政”优秀教师,撰写的教案被评为课程思政优秀教案,他的体育课堂被学校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堂,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强化教学,打牢体育教育主阵地

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,探索高职体育教学的新规律和新方法。体育课程建设特色鲜明,积极引进最新体育教育理念和思路,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学习,在体育学习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他的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课堂,深受学生喜爱。在多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中,立足校园资源优势,锐意进取,积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,他主持并完成的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“十一五规划”课题《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》1项,主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体育工作委员会课题等4项,以教改促教学,他的体育课堂一直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高度赞扬,教学质量评价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。他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,不断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,丰富教学内容。他构建了以基础体能+运动项目选修的教学模式,与专业结合制定了《高职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标准》。他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,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基础,体育育人功能显著提升,体育赋能,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更加显著。

图片        


图片        

夯实科研,以科研促发展

他时刻关注体育学科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,坚持以体为本、以体育人、全面发展、突出特色,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体育前沿热点问题,深入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。以“科研促进教学,教学中寻科研”,积极进行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,以研究所为平台,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,组建跨学科、跨系部的创新型科研团队,他主持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《中国武术文化强国及国际化战略研究》等2项,结题1项,在研1项;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及省文化建设课题等6项;出版《陈氏太极拳》等专著4部;主编山东省《校园足球》规划通用教材1部;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《高校体育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实现途径》等10篇。
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
亓老师部分专著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体育联赛,激发校园活力

他作为体育教研室主任,带领教育全体老师们积极进取,锐意改革,承担学校体育赛事的组织等工作,助力打造“无体育不青春”莱职育人特色品牌。打造月月有赛事、周周有活动、天天有比赛的体育活动体系。在体育运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、集体主义精神、奋斗精神、团队协作意识、公平竞争意识、顽强拼搏品格和抗挫折能力。通过比赛,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,体质显著增强,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升,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、顽强拼搏精神、公平竞争意识、精神面貌等显著改善,现在同学们热爱上运动,喜欢上运动,阳光了、开朗了,变得有朝气了,展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。学生在体育比赛和运动训练中享受运动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,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
他为了使各项体育比赛有目的、有计划、安全顺利地完成,同时在比赛中教育学生、引导学生,提高体育比赛的育人效果和质量,他和其他体育教师一起承担了所有赛事的裁判工作,带领无私奉献的全体裁判团队,除了白天的正常体育教学,还要加班加点组织体育比赛,他作为体育教研室主任更是要做谋划、做组织、做引领、做协调等方方面面的细致工作,有时候身体不适,他依然坚守在岗位,确保了比赛高质量圆满完成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“无体育不青春”体育文化内涵。

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
亓老师带头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

图片        


图片        

体育赋能,拓宽走实社会服务工作

他作为运动健康促进与应用研究所所长,拓宽走实社会服务工作,以“体育赋能、全民共享”为理念,体育社会服务工作纵向夯实,横向拓展,积极服务乡村振兴、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全民健身、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,主动融入山东体育强省建设和济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局,持续深化合作。到济南市莱芜区鹏泉街道办事处大桥社区、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北王庄等社区、村庄进行送教上门服务活动,到莱芜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团山村进行篮球村超比赛的组织、裁判等工作。长年以来作为莱芜区足球项目裁判长,服务于地方的足球联赛工作,为足球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。积极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,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。学校被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授于“阳光体育综合素质培育工程实践单位”,充分发挥在体育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功能作用,更好助力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、体育教育、体育产业、体育文化、体育科技可持续发展。
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
亓老师组织的到社区送教活动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体质提升,精准发力有提升

他制定体育课内外“一体化”实施方案,进一步健全完善课外体育锻炼制度;完善体育课程课外锻炼实施方案,推动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教学内容有效衔接,将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纳入体育课成绩,着力推动学生“每天一小时”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,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。

他面向全校学生,倡导“放下手机、走出寝室、走向操场、运动起来”,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运动,不断丰富学生体育锻炼形式,进一步推动课外体育锻炼规范化、常态化。

他倡导推进“六位一体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计划”,开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强基计划,让学生每天有目的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质测试项目的训练活动,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
亓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增强锻炼活动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国际教学,民族体育促传播

积极教授学校泰国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,他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,以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内容载体,双语教学,充分发挥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,研究好国际传播的策略和方式,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在外国留学生中得以广泛普及和落地生根,他努力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者、传承者、保护者、研究者、创新者、传播者。

图片  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  

亓老师为外国留学生教授太极、八段锦

图片        


图片        

班级管理,无私奉献谱新章

作为班主任,用爱用情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,关心和帮助困难学生,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、优秀团支部,先后获评市优秀团支部,山东省先进班集体,他多次荣获“优秀班主任”荣誉称号。

亓老师认为,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级领导及老师们关心、支持和帮助的结果,满腔热情、泽润芬芳,是他的教育情怀;让学生健康成长、认真做人、努力成才,是他的教育追求。在以后得日子里,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,弘扬教育家精神,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体育教学中,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运动,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,助力打造“无体育不青春”的莱职育人特色品牌,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。


图片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亓老师部分优秀班主任证书

图片        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;党政办公室电话:0531—76267637  传真:0531—76268816;

招生就业处电话:0531-76267441 76268314 76267072

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5044317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9号

Baidu
map